宇凡 发表于 2023-4-15 21:20:29

刚结婚就翻车?原来是她介入了



前阵子,芒果季风剧场的《我在他乡挺好的》口碑不错,豆瓣8.3,肉叔还专门开文夸过。

所以接档的《婆婆的镯子》,能继续扛口碑吗?

有意思的是,新剧播出有一阵了,网友的评论十分令人迷惑——

两极严重,好像不是在说同一部戏。

有人吐槽角色设定堆叠,有人却夸如宫斗戏一样过瘾;







有的吐槽剧情或阴间或甜腻,有的却夸人间真实;





还有的喷拍摄手法花哨,有的却夸有新意……

老实说,肉叔作为一个钢铁直男,一看“婆媳”俩字时,劝退。

但网友的迷惑性发言,让我忍不住好奇想亲眼鉴别。

结果……真香定律又生效了。

作为一个影评人,我灰常欣赏会讲故事的创作者。

婆媳这种老掉牙的题材,竟然用一个真假镯子的悬疑角度,玩出新意——



沪漂9年的刘茵(蓝盈莹 饰)和相恋3年的本地男友石磊(牛骏峰 饰)打算结婚了,但未来婆婆(邬君梅 饰)嫌弃刘茵是外地户口,处处挑刺。

她逼刘茵体检,潜台词——沪漂9年,私生活一定不检点。

没想到刘茵将计就计,让石磊在体检后自曝甲肝。

婆婆反过来担心儿子被抛弃,只能服软。

婚前,婆婆为表诚意,把一个价值连城的玉镯送给刘茵当礼金。

但婚后,刘茵发现“传家宝”竟然是假货!

一场家庭战争正在逼近……



一枚镯子,婚前礼金,婚后试金石。

《婆婆的镯子》编剧说,镯子是一个更能代表中国女性的首饰。

我们身边的很多女性都有带镯子的习惯,奶奶、妈妈、七大姑八大姨,年长一点的女同事,随处可见镯子的踪影。

一枚镯子,一枚有故事的镯子。

聚焦婆媳矛盾,足够把戏剧性拉满。



但角度新,这剧就好看吗?

先说人设。

对仗工整但不失人性复杂。

表层,两个女强人。

婆婆作为护士长,治人、管人;

刘茵作为人事主管,管人、“治”人。

上半场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,贼拉合理。

第一次见面,这对未来婆媳的麻将,已经打出了《色,戒》中王佳芝和易太太尔虞我诈的凶残。

石磊开腔,请爸妈去刘茵家谈结婚,婆婆立刻以忙按住了话头,并强调了刘茵的外地身份:

刘茵的父母在外地,我还没退休呢,医院那么忙。你学校现在老是把你请回去做讲座。



注意这时候,公公碰了一下麻将,被婆婆打手了。

意思是,你别插嘴,我来话事。



听出言下之意的刘茵也不傻,大喊一声:

杠!

换了个方式推进度,示意:

双方家长见面可以晚两天,可以先定酒店。

嘿,杠的是麻将,切磋的是人心。



婆婆针对“晚两天”又给出了针对性反驳:

听说现在的酒店非常难找,有的都要等上个两三年。



接着,刘茵开始介绍家里情况。

有个弟弟?

镜头从刘茵背后纳入小姑子“不看好”的眼神,为什么不看好?

越过刘茵,当镜头递到婆婆脸上时,懂了。

婆婆皮笑肉不笑,眼睛只盯着麻将。



只喊一句:

吃!

表达麻将的胜券在握,也表达对刘茵有弟弟作为“拖油瓶”的不满。



看看,不同于一拍婆媳就明撕的惨烈。

这对婆媳“料理”起对方,杀人不见血。

可暗斗不才更“过瘾”吗?

难怪网友觉得是现代版甄嬛和浣碧的智斗,暗搓搓的细针,可真疼。

况且, 这剧不仅没有刻意塑造剑拔弩张的婆媳人设,还在此基础上搞出了“新意”:

探讨她们社会身份之外的人物情感底色——

都是情感缺失的女人。

婆婆因故和亲生女儿不亲,渴望女儿的爱;

刘茵在重男轻女家庭长期被当摇钱树,渴望妈妈的爱。

这两份爱刚好互补,为下半场婆媳之间短暂和谐埋下伏笔。

正因为人设的多面,才让婆媳关系不至于落入寻常伦理剧的俗套,不止有暗涌,还有和谐有爱。



说到暗涌与和谐, 咱们就展开说说网友吐槽的第二点。

剧情。

阴间剧情或甜腻?

肉叔不同意,其实剧里多的是人间真实的反转。

第一层反转:婆婆的反转。

婆婆的第一次转变,是初次见面饭桌上的不待见,变成了送手镯的泪目相拥。

接着,刘茵得知真手镯被调包送给了小姑子,无意中换走了真手镯,被全家误会。

饭桌上,婆婆不小心夹破虾饺,刘茵提出跟她换。她却借“换虾饺”指桑骂槐:

我求你换了吗?你不用着急!去换它!

是不是?



这俩人还能和好吗?

能。

婆婆的第二次转变。

刘茵带婆婆去桑拿,婆婆为刘茵定制了母女旗袍?

真·新时代婆媳?

不不不。

从“坏”到“好”的和谐,只是狗血的表象。人物具备底层动机的反转,才是人间真实。

婆婆第一次转变的反转,原因有二。

一、发现自家孩子有病,在婚恋市场不吃香,才赶紧成全了刘茵、石磊。



二、虽然送镯子示好,但……送的是假镯子不是吗?

婆婆第二次转变的反转。

因为儿媳妇和女儿关系好,想借刘茵接近女儿。

更残酷的是,当刘茵费尽心思给婆婆准备生日宴,还约来了小姑子时——

婆婆把定制的旗袍送给了小姑子。

原来,一场误会。婆婆定制旗袍就是为了给女儿。

但刘茵却因此愤怒、伤心。



所以,当你以为剧情狗血时,它又掉头转向和谐;当你以为剧情走向无脑温馨时,它实则铺满了反转的伏笔。

人的想法有时矛盾,人的关系有时反复,才能体现一对新婚婆媳的艰难磨合路。

更真实不是吗?



公公吐槽婆婆的矛盾

但我觉得最值得夸的,是第二层反转:

看似势均力敌的婆媳,实际上婆强媳弱。

就说最新几集。

石磊想请求爸妈在房产证上加刘茵名字,婆婆立刻判定刘茵的桑拿和生日宴也全是为了“加名字”的讨好。

直到发现——

刘茵把镯子主动还给小姑子,只希望成全婆婆和女儿的感情。

“恶婆婆”又变好了,对她刮目相看。



发现没?

婆婆总是变来变去,但她的“变”是主动的。

刘茵呢?全程被动,只能产生情绪。

是的,随着剧情发展,这对婆媳关系也反转了。

看似的强悍的刘茵实际上一直处于劣势。

开场,刘茵误入相亲角镜头的出场,暗示其作为外地女孩在婚恋市场的可挑选性;

婆婆出场自带圣光和霸气台词,体现其社会身份的优势。





又因为刘茵在原生家庭缺爱,过分贪恋婆婆的爱。

使得这个本该最洞察人性的人事主管,对婆婆产生过高的期待和幻想。

到这,她无论是客观条件、还是内在心态,相较婆婆已完全处于下层。



能看出来,这剧还算客观。

没过分煽动婆媳的恶劣关系挑矛盾,也没过度把婆媳关系温情化。

分寸感拿捏到位,代入感也就好了。

给那些未婚已被“每一一个恐婚小技巧”吓飞的看客,以平常心看待婆媳关系的机会。

网友评论,剧中真实的婆媳关系,反而让她没那么恐惧婚姻了。



最后,技法。

还得掰扯掰扯这剧的“炫技”嫌疑。

不难看出,创作团队想给观众呈现电影质感,作为一部电视剧,竟然破天荒地甩出了很多技法。

第一个有意思的点,就是喜剧细节。

前面说了,婆媳主题最容易苦哈哈,但这剧反而给你往好玩了带。

先说一些好玩的情节。

刘茵妈妈狮子大开口要天价礼金、石磊不接电话。

刘茵以为嫁入上海这事黄了,破罐子破摔,给老母亲上演苦肉计,直接跪在门外了。

没想到门一开——

未来婆婆和老公拿着镯子和妈妈聊得不知道多欢乐。

仅隔一道门,悲喜两重天:

……大写的尴尬。





但更出彩的是细节上的喜剧设计。

比如,婆婆厉声声讨刘茵时,背后挂的牌匾写着“家和万事兴”。



刘茵被亲妈气得半死,正据理力争时,俩人中间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书《逆商》。



婆婆私自进新房帮刘茵夫妻做家务时,踩到的纸张写着“边界”。



当老公一家怀疑刘茵偷镯子,连带着剖析她的人品时,背后挂着名画《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》。



这些细节,都和情境中的人物、事件形成巧妙的反讽效果。

再来,是一些好玩的拍摄手法。

当刘茵被亲妈因为礼金差点搞砸婚姻,她失望的脸和璀璨的夜上海连接。

夜上海越璀璨越反衬她的不甘和无奈。





而且值得注意的是,镜头下,夜上海车水马龙被对折,如蝴蝶翅膀般镜像呈现。

超现实的镜头语言,表达出刘茵内心想融入这座城市但可能无法真正成为“新上海”人的迷茫;

也突显现代婚姻在爱情和物质抗衡时的魔幻。

当夫妻吵架,镜头多次运用了镜子、玻璃等场景中的元素加强他们的疏离感。





还有剧中大量采用了抽帧的拍摄手法,让人想起王家卫的《重庆森林》。
高级、私人、风格。

当刘茵得知手镯是假的,甚至会危害身体,导致不孕不育时,她惊了。

抽帧特有的卡顿感,既把她脑海一片空白的状态具象化,又表达了刘茵内心的不现实感。

旁人仿佛隐身,她独自迷茫的孤独感跃然纸上。



还有,打破第四面墙的大胆尝试。

礼金谈判桌上,婆婆、刘茵转头对观众吐槽,加强了剧场效应和互动感。



总而言之,这部剧的好玩的新点子很多,几乎用拍电影的标准去拍电视剧,你完全能感受到创作者的诚意。

但它也不是一点瑕疵都没有:

逆光镜头太多,有时看着看着会以为这是角色的幻想;打破第四面墙频率太强,有时会打断沉浸感受。

但瑕不掩瑜。

有一说一,这几年的及家庭伦理剧不少,但是主要聚焦在原生家庭,和教育儿女这两层关系上。

反映原生家庭关系的有《都挺好》、《乔家的儿女》,诞生了爱喝手磨咖啡的小作精苏大强,和把初生儿子转手送人的渣爹乔祖望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。

反映儿女关系有《小别离》《小欢喜》,诞生了高知家庭童文洁、方圆教育学渣儿子方一凡;离异夫妻乔卫东宋倩刁难学霸女儿乔英子等典型家庭样式。

但婆媳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重要主题,曾经也诞生过《双面胶》《媳妇的美好时代》《人到中年》等优秀影视作品。

现在呢?

你有多久没看到一部有意思的婆媳剧?

曾经的荧幕小霸王很久没被搬上荧幕了,是婆媳问题不存在了吗?

不,女性走向新时代,但新时代有新的的婆媳关系。

婆媳问题,是婚姻关系中家庭融合的必然产物。

只是,现在愿意沉下心来把这个题材拍好的团队,越来越少了。

当大家更倾向于拍有噱头的题材,取而代之的更“洋气”的职场剧、恋爱甜剧时。

求新求变的剧,值得更多宽容和关注。

毕竟没有观众想一直吃炒冷饭。

什么题材都能玩出花,婆媳剧也能不婆妈。



今日打工人:绿里骑鸡



还没看爽?来瞅瞅这几篇呗:

上线9.8,B站新男神好能打

好不容易翻红,一油腻又翻车?

过气要退圈?央视出手捞他一把

她终于来踢爆塑料姐妹情了

她是何方神圣,连撒贝宁都害怕
不想再看炒冷饭

请继续创新,冲!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刚结婚就翻车?原来是她介入了